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政务资讯 > 部门动态

建立“林长制” 实现“林长治”

文章来源:县林草局作者:施德山发布日期:2022/09/07    浏览次数:

  屏边县自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以来,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,林长制正由“全面建立”向“全面见效”蜕变,工作成效逐步显现。

  林长领航,护一方责任。以推行林长制为方向,通过乡镇试点探索,快速组建县、乡、村三级林长名录。全县域100%覆盖“林长通”智慧平台,建立完善林长责任、组织、目标、保障和配套体系,构建党政同责、属地负责、部门协同,源头治理、智慧管控、网格管理、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,有力促进全县生态可持续发展。

  目前,全县现有林地面积218.8万亩,森林面积189万亩,共设立各级林长177名,其中:县级林长17名、乡(镇)级林长80名、村级林长80名。同时建立健全护林员绩效考核制度,整合落实公益林护林员、生态护林员和防火护林员1300余人,开展点对点林长制培训1600人次,召开部门协作会议5次,制定印发《2022年州、县、乡、村四级林长任务清单》,各级林长巡林640余次。

  林长领航,福一方民生。以推行林长制为目标,构建高规格县、乡、村、组、护林员五级纵横组织体系,紧抓林长制治理主体中“长”这个关键,将全县80个行政村(社区)划分为15个责任区,落实明确各级林长、督察长任务清单及31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能职责。织密建强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五级组织体系,推进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保护常态化,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,为打造滇南中心城市生态屏障奠定坚实基础。

  林长领航,亮一方生态。以推行林长制为抓手,夯实基层治理基础,强化队伍能力建设,构建了科学、规范、高效、管用的“林长+专管员+林管员+监管员+执法人员”的“一长四员”责任推进机制,科学合理划分“四员”源头管理网络,有序推进森林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,实现全覆盖的网格化森林资源源头管护格局。

  2021-2022年,核查(实)国家和省级移交的涉及破坏林草资源疑似图斑1453个,图斑核实率和判读准确率达100%;发现查处违法案件95起,案件查处率100%,违法案件全部依法依规按时整改到位;在全省率先开展“公益林承包管护”模式,87.9万亩公益林和5.83万亩天然林管护效率成效显著;森林草原防灭火期出动专业队员和护林员巡山护林达4.5万人次,连续保持28年无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优良记录;森林病虫害有效防治面积7.3万亩,病虫害监测覆盖率100%,无公害防治率达99.73%。

  林长领航,兴一方产业。以推行林长制为契机,践行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,合理布局碳汇产业,推动林业碳汇等生态产品通过碳市场实现生态价值,畅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,为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目标作出贡献。大力实施退化林修复和森林精准提升管理,积极引进林产品深加工企业,巩固提升以杉木、桤木为主的用材林发展质量,不断增加森林蓄积量。

  2022年,累计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4.88万亩,推进陡坡地生态治理0.3万亩,完成城镇和通道面山绿化工程1.6万亩,开展生态修复、补植补造等巩固绿化成果2万余亩。同时,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,探索“高中低”全覆盖的立体式产业升级,全县林草产业累计发展枇杷、荔枝、芒果、菠萝蜜、柠檬、沉香等经济林果面积13.5万亩,产值达13.48亿元。积极践行“生态+”模式,着力打通“绿水青山”与“金山银山”之间的双向转化通道,鼓励森林康养与旅游、林下经济、花卉草药、木材精加、摄影、科研等多种创新经营模式在苗岭大地“竞相争艳”,探索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子、谱写林草新篇章的生态振兴之路。

阅读下一篇

屏边县用好“四个+”扎实做好社会救助

  屏边县用好“四个+”,织密编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,推动社会救助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

返回上一篇